鲍贤伦先生答网友问(八)
81、请鲍老师谈一下当前流行书风和传统的关系,另请教浙江作为一个书法大省2007年有什么大动作吗?
“流行书风”也是从传统中来的,只是时尚一些而已,并且会带着“时代特征”加入到今后的“传统”中去。浙江省书协主席团会议尚未开,2007年的“动作”不好说。
82、今天突然想到两个年份1907与2007,1907中国在乱世中,2007中国在盛世时,乱世思变,盛世也思变,鲍先生可否随便谈谈不同思潮对书风的影响。
世道变,思潮亦变。两者互为因果。当今社会转型,折射到书法创作上来,便是:“新”为好,“大”有竞争力,“巧”出成效。本无所谓该不该,就看作者如何审时度势而又方寸不乱了。
83、隶书艺术历程有“碑学”在前、“帖学”在后的现象,似乎与书法大传统逆向。这是否是隶书的机遇?如果是,应该怎样把握?又如何避免书法大传统“碑学”“帖学”曾经出现过的弊端?
上世纪以来,简牍的大量出土为我们重新认识隶书的原生态提供了依据。因此,尽管我们今天与隶书时代相隔两三千年,却比唐宋元明清更容易了解隶书的真实。考古意义且不论,对于隶书研习者而言,这当然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。它至少提示这样一些信息:
- 第一,隶书风行的时空比原先认识的宽阔得多,它是以打破今天所谓的书体界限而存在的,这是一种书体与书写状态兼而有之的书法形式。我的探索希望以“书写”传递这种书体的个性语言。
- 第二,隶书书体变化也比后世传写历史中的隶书丰富得多。我们应该增强文本的解读能力、感受能力,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。感受要时常保持新鲜,认识要逐步深入。万千景色,取其一二为我所用。
- 第三,特有的文化生态孕育了隶书的风行,而隶书的风行又赋予那个时代以特殊的文化个性和特征。是否类似地质年代分期那样存在一个“隶书纪”,倒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。因此我对隶书的追求,是通过对那个时代及文化生态的敬仰来表达的。“梦想秦汉”就是我这种情怀的寄托。
84、隶书内涵的挖掘与边际的拓展是否矛盾?
内涵与形式都不是孤立的,边际的拓展应侧重于依据的探寻,“发现”比“创造”更有价值。因此我更愿意从它们的关联性、一致性去理解和实践。
85、隶书由最初的出现是什么时候?发展到成熟经历了那几个阶段?
从已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,隶书最早出现在我国,在秦时与篆书并列,在汉时成为主要字体,汉以后被正书逐渐替代。作为一种字体,它被正书(楷书)替代了;正书到宋代更被凝固为“印刷体”,字体的演变就此结束。作为一种书体,失去了“使用”地位的隶书,在唐、宋、元、明必然地进入低潮。这一时期的隶书创作先是表现为概念化(有简单化和过分美化的特征),后来还无法摆脱楷化。原因是汉代隶书繁荣的土壤不复存在了。
86、怎样理解隶书的结字和篆书、楷书之间的关系?他们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在那里?
隶书与篆书、楷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,无论笔法还是结字,都是重要的中间一环。篆书的年代辈份比隶书高一些,血缘关系亲切,隶书带篆(包括笔法、结构)利多弊少;楷书的辈份低,笔法、结构关系也较远,隶书带楷,除偶有奇趣外,弊多利少。
87、“蚕头燕尾”这一隶书特有的形态体反映出汉人审美的什么特征?
“蚕头燕尾”是后人对汉隶书波画的归纳形容。所谓“蚕头燕尾”的波画确实是汉隶的最主要的特征。它反映了汉人审美的华饰、铺排倾向。它的出现在笔法上使“提按”成为自觉,平移加提按,才使篆、隶的线条有可能演进成楷、行的点画。
88、清代隶书的发展原因、意义与影响?
清代隶书籍借碑学的兴起而有大的发展。清代书家越过流行的楷行而钟情于篆、隶、北碑,确实具有书法艺术“复兴”的意味。但“复兴”只是“复兴”,清隶不可能与汉隶比肩。因为汉隶的原生环境不存在了,汉隶自然而然的丰富性清代人找不到了,更何况清代人的历史局限使他们只看到了汉代石刻。了不起的清代书家硬是经过实践,使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出了汉代模样的清代隶书,让后人可以方便地走下去,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继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。
89、当代人对隶书的理解和演绎最大的特点有那些?,和古人在理解上最大的不同在那里?
当代隶书书家的幸运首先在于大批秦汉简牍的发现,这些墨迹遗存使我们真切地看到了秦汉人真实的书写信息,看到了这种书写与他们生活的密切关系。当代隶书创作可以参考汉简增强汉碑的书写性,也可以参考汉碑凝练简书的线条,廓大简书的字形。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实践可能。
90、西方形式构成和现代展厅因素的介入,使当代人的视觉审美经验产生了变化,这种变化对隶书创作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?
当代审美意识必然对当代隶书创作产生影响和制约,不管你如何努力,孙猴子最终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。构成意识和视觉冲击力的比拼,对隶书创作具有正副两方面的影响。当代隶书创作具有越来越强烈刺激的形式感,同时伴随玩弄笔墨小趣味的倾向。
点击数:480
近期评论